当前位置:首页 > 地理知识 > 正文

水经注地理知识点__水经注主要写哪个部分的地理

今天给各位分享水经注地理知识点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水经注主要写哪个部分的地理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水经注中飞清和颓波颓波是指什么

1、《水经注》中飞清和颓波指的是瀑布。《水经注》是综合性地理著作,“飞清”、“颓波”等词都是《水经注》首创,这两个词所描述的自然景观都是瀑布。

2、水经注中飞清颓波是指什么 飞清、颓波指的是瀑布。《水经注》是综合性地理著作。飞清、颓波等词都是《水经注》首创,这两个词所描述的自然景观是瀑布。挪动,这里指飞。

水经注地理知识点__水经注主要写哪个部分的地理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众多的鸟儿飞翔的禽鸟,凄清的鸣声互相应和,巡行在“颓浪”中的人,不觉得疲倦因而忘记回去了。 (《词源*页部》:“颓波:向下奔流的水波。”颓浪即颓波。)。

4、飞清颓波所描述的自然景观是瀑布,因为飞清颓波等词都是《水经注》首创,而且《水经注》是综合性地理著作;并且也介绍了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。

5、《水经注》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,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,它所用的词汇就有:泷、洪、悬流、悬水、悬涛、悬泉、悬涧、悬波、颓波、飞清等,真是变化无穷。

水经注地理知识点__水经注主要写哪个部分的地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济民要术,水经迹的作者及注的内容是什么?

《水经注》的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。《水经注》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,共四十卷。《水经注》因注《水经》而得名,《水经》一书约一万余字,《唐六典·注》说其“引天下之水,百三十七”。

《齐民要术》的作者是贾思勰。贾思勰(xié),青州益都(今山东寿光市)人。北魏、东魏时期大臣,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。

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。贾思勰,北魏孝文帝时益都(今寿光)人,农学家。任过高阳(今山东临淄北部)太守,曾到今山西、河南、河北等省考察过农业,对农业生产有较深了解。

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写的。贾思勰,北魏益都(今属山东寿光)人,生平不详,曾任高阳郡(治高阳,今属山东临淄)太守,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。

“北朝三书”又称“北地三书”,指的是《水经注》《洛阳伽蓝记》《齐民要术》三部典籍,它们代表了北朝文学史上的最好成就。《水经注》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。是注释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载全国河流的专著《水经》的。

齐民要术的作者是:贾思勰。拓展知识:《齐民要术》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(公元533年-544年),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,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。

典籍里的中国水经注

1、《水经注》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,共四十卷。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。而这一期《典籍里的中国》讲述了《水经注》的作者郦道元的故事。郦道元是青州刺史郦范之子。少年时跟着父亲周游四方,他幼时博览奇书,游历秦淮。

2、央视大型文化节目《典籍里的中国》播出了最新一期,讲述的典籍是《水经注》,生动演绎了郦道元的***人生,其中融入了郦道元人生当中两位重要人物——父亲郦范和北魏孝文帝,其对父子之情与君臣之义的精彩演绎,尤其令人感动。

3、典籍里的中国水经注如下:《典籍里的中国》节目以中国流传千古的典籍作为内容切入口,通过创新的舞台演绎形式,将晦涩难懂的典籍以可视化的生动影像呈现给大众,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“活”起来。

4、《水经注》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,共四十卷。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。《水经注》因注《水经》而得名,《水经》一书约一万余字,《唐六典·注》说其“引天下之水,百三十七”。

5、水经注河水四原文翻译具体如下:原文 郦道元〔南北朝〕《山海经》曰:南即从极之渊也,一曰中极之渊,深三百仞,惟冯夷都焉。《括地图》曰:冯夷恒乘云车驾二龙。河水又出于阳纡、陵门之山,而注于冯逸之山。

6、《水经注》是以《水经》为纲,为《水经》作注。注文约有30万字,为原书的20倍;所记水道1252条,比原书增加近10倍。《水经注》博引群籍,共437种,还收录了不少汉魏间碑刻。

旅游地理学的水经注

《水经注》(古籍书名写作《水经注》)是用来注释《水经》的一本书。《水经》全书一万馀字,《唐六典·注》说其“引天下之水﹐百三十七”。是古代地理名著。

旅游地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旅行游览、休憩疗养、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 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。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。

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: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,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,旅游资源分类、评价、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,旅游区(点)布局和建设规划,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,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影响等。

该内容中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、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。一般来说,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:1。旅游客源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概念、旅游的条件和背景、旅游者的行为规律、旅游流量和旅游需求预测等。

《水经注》的内容

1、郦道元著《水经注》(公元466-527年),字善长,范阳涿鹿(今河北涿鹿县)人,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,《水经注》写作的最大特点是以全国水道为纲,共分黄河、济水、淮河、污水(汉江)、长江五大水系。

2、《水经注》的内容如下:《水经注》原文:《山海经》曰:河水入渤海 又出海外,西北入禹所导积石山。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羌中。余考群书,咸言河出昆仑,重源潜发,沦于蒲昌,出于海水。

3、《水经注》看似为《水经》之注,实则以《水经》为纲,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、人物掌故、神话传说等,是中国古代最全面、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。

4、《水经》只记载了水道137条,而《水经注》却有1252条,增加8倍多,注文共约30万字,也比***增多2C倍。在内容和文字上都大大超过了《水经》,成为当时空前的地理巨著。

5、《水经注》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,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,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,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,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“郦学”。

6、《水经注》是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,全书30多万字,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1000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、城市、物产、风俗、传说、历史等。

水经注的名词解释

1、水经注的名词解释:《水经注》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。《水经注》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。北魏郦道元(公元466—527)著。

2、《水经注》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,共四十卷。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。《水经注》因注《水经》而得名,《水经》一书约一万余字,《唐六典·注》说其“引天下之水,百三十七”。

3、《水经注》是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,由北魏时郦道元所著,全书30多万字,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1000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、城市、物产、风俗、传说、历史等。

4、《水经》,东汉桑钦著。《水经》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。《水经注》北魏郦道元著,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,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。

5、《水经注》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,共四十卷。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。

水经注地理知识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水经注主要写哪个部分的地理、水经注地理知识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最新文章